我生命中有兩個重要的人,一個是認識十年的老友A、另一個是交往七年最近剛結婚的老
公。他們是我最密不可分的存在,也同時是世界上最平行的兩條線。
那天我一如往常地和A泡在咖啡廳裡浪費彼此的人生,順便抱怨辦婚禮好麻煩。
「對了!學長去試西裝那天我要值班,妳幫我陪他是挑好不好?」我說。
她看了我一眼,眼神裡充滿鄙視。「我為什麼要陪那個傢伙去?我是妳的朋友,又不是他的。」
一直以來A都是個性格古怪的美女子,看事情的論點也總是與常人不同,於是我放下手中
咖啡杯,接著問:「大家都認識這麼久了,幫個忙嘛!況且我就是信任妳才拜託妳的
啊。」「就是妳的信任,我才不能幫妳這個忙,妳忘記小安事件了嗎?」
A的一番話像是桶冰水,從頭頂直直灌下一般,忽然驚醒了我。
對,小安事件。
外表出眾的柔恩和性格開朗的小安都是A的同事,柔恩雖是她們兩人的主管,但平易近人
的行事風格倒也沒有在三人之間造成隔閡。
「柔恩,我今天有約,可以不要加班嗎?」小安一臉委屈地蹭到柔恩身旁,只見柔恩露出
寵溺的笑容一口答應。
看著小安雀躍離開的背影,A帶著八卦的笑容走向柔恩。「小安是不是在偷談戀愛?」
「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想。」柔恩笑一笑,繼續把注意放回公文上。「小安從高中就是這
樣,還沒穩定交往前的對象,絕對不會介紹給我認識。」
「高中?」「是啊!我沒跟妳說過嗎?我和小安是高中同班同學。」
「沒有,但我現在知道了。」
*
那時,A常常跟我分享小安與柔恩的互動,在她眼中,她們就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們。
「妳知道她們和我們唯一不同的是什麼?」A問。
我搖頭。「小安和柔恩的男朋友很好,非比尋常的好。」A沉下臉,開始向我述說她所觀
察到的不合理。
A偶爾會到柔恩家蹭飯順便討論工作,每回她搭著柔恩的便車回到家時,迎接她們的總是
穿著圍裙的小安和柔恩男友。
「小安就像是那間房子主人,但她明明就只是柔恩的朋友啊,妳不覺得很怪嗎?」
我點頭,繼續等待後話。
「我問過柔恩很多次,小安和她的男友這麼好沒關係嗎,但柔恩卻老是跟我說,他們三人
從高中就一直很好,或許旁人不能理解,但她很珍惜這樣的友誼。」
思考一會,我認為柔恩說的其實不無道理。
感情這件事就是這樣,除了當事人,沒有任何人可以去做評論。
然後,就在一個平凡的夜晚,A傳來柔恩男友求婚的影片,場地佈置得很簡單,卻溫馨的
讓我在手機前紅了眼眶。
「如果一輩子只能許一個願望,那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讓妳永遠快樂的人。」男友真摯的
告白逼哭畫面裡的所有人,包括一路見證他們愛情的小安。
小安緊緊擁住早已哭成淚人兒的柔恩。
「妳之前還一直說小安有問題,現在柔恩他們要結婚了,沒問題了吧!」我打趣地問A。
「不知道,反正不關我的事。」她卻是這麼回應我的。
丈夫溫柔又寵溺的呵護、閨蜜不分妳我的肝膽相照、美好到令人忌妒的生活品質,我透過
臉書感受到柔恩的人生,只有兩個字能形容「完美」。
在最好的時光,嫁給了青春記憶裡的白馬王子,最好的朋友在自己生產時不離不棄的陪伴
著,臉書上,柔恩一家三口的第一張合照,還出自小安之手。
小安讓他們的孩子稱自己為媽咪,碰上柔恩出差時,也一定義不容辭地住進家裡,幫忙照
顧孩子。柔恩從不吝嗇地在臉書上,訴說自己對小安的感謝。
「有時候我都在想,自己上輩子是不是拯救了世界,這輩子才能成為妳的好朋友。」
*
後來A因為種種原因而離職了,可我卻沒有停止窺探柔恩完美人生的變態習慣。
「柔恩這次又要去日本出差一個星期,小孩應該也是小安幫她照顧的吧!」我將手機遞到
A的面前,語氣裡充滿了羨慕。
「妳這麼愛偷看她臉書,難道都沒有發現嗎?」
「發現什麼?」
A重重嘆了口氣,一把搶過我的手機,然後將柔恩頁面上的追蹤取消。
「小安早就搶走妳所羨慕的,柔恩的一切了,她的老公、她的房子、還有她懷胎十個月生
下的孩子。」
「怎麼可能!她們是這麼要好的朋友耶!」我驚呼。
「就因為她們是朋友,所以柔恩對小安一點警戒也沒有,小安在旁人眼中的一切不合理,
都是柔恩心底的友情。」
A平靜的語氣卻在我心中掀起驚滔駭浪,就在那瞬間,我因為想起某件事而感到一陣窒
息。
事情曝光的同時,不就是等於逼柔恩同時經歷最好的朋友,與最愛的人的背叛嗎?
「最可怕的,是小安和那個渣男早在結婚前就搞在一起了。」
「太噁心了吧!她是用什麼心情在參與他們的求婚?還有她在求婚影片裡誠心祝福到底什
麼意思?」思及此,我全身已爬滿雞皮疙瘩。
「還記得我說小安每次都用約會來逃避加班嗎?其實都是跟渣男出去,公司很多同事都知
道這件事,只是沒有人說破而已。」A說。
「說到底,是信任害了她。」沉默許久,我做出結論。
「所以我說,還好她們唯一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,就是我們都不會跟對方的另一半很好。」
*
我是妳的閨蜜,妳的男人也要歸Me。
曾經以為這只是句玩笑話,怎麼也沒想竟會在真實人生裡上演。
在一段健康的友誼關係之中,避嫌,是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。
因為我尊重妳,所以我會主動去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麻煩事發生。
正如同A所說: 「我是妳的朋友,不是他的。」
讓另一伴和好友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,就不用害怕有一天,他們大言不慚的說出:「對
不起,是我沒拿捏好分寸。」
對吧!